快捷导航

房产降准依赖症得改 “盘活存量”是银行唯一的出路。

[复制链接]
jc68 发表于 2014-5-25 11: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海内外关于中国是否会爆发金融危机的报道和讨论越来越多。在笔者看来,中国不具备爆发大规模金融危机的条件,尽管局部和个别机构会出问题。雷曼时刻不会到来。

首先,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不至于引发金融危机;其次,房价下跌尚不能构成对银行致命冲击;再次,金融系统自身抵御风险能力在增强。

其一,金融系统中最重要的是商业银行,而央行冻结了大量存款准备金,这是应对危机的资金保障;其二,受贷存比限制,银行不会无节制放贷;其三,银监会新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会令杠杆率变低。尽管,不良贷款有上升苗头,影子银行或会出现风险。

5月23日,经济学家谢国忠对笔者表示,现在的问题是,银行间接融资成本低,贷款放不出去,降准没用。关于房价下跌银行承受不承受得了,谢国忠说,房价涨的时候怎么不考虑到这个风险?就像喝醉酒后会出现各种问题,那为什么不考虑要不要喝酒的问题。

降准依赖症得改

以往,经济一旦出现放缓苗头就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也是导致广义货币M2居高不下的根源之一。

笔者已经多次提到,即便降准,银行也不具备大幅放贷的货币、法律和现实的各项基础。根据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贷存比不得超过75%,这对保持银行流动性至关重要,很多人呼吁取消这一限制,个人觉得是荒唐的。

在这部法律实施之前,很多银行出现了存贷倒挂现象,即:贷款余额高于存款余额,后来产生大量不良贷款,最终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贷款。

“盘活存量”是银行唯一的出路。



根据央行统计口径数据显示:2008年底,全部金融机构(含政策性银行,下同)贷存比为66.9%;2009年贷存比为69.4%;到2014 年3月底,贷存比高达71.4%。这时候如果降准,那就是鼓励银行违反《商业银行法》,挑战75%法定底线。银行也很难给处于艰难之中的中小企业放款,只会垒大户,最终导致国企、央企资金过多找不到出路高价买地皮,助推房价持续上涨。

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0%,央行冻结了20万亿存款。这对应对金融危机和避免通胀是至关重要的。

加之,《商业银行法》的法律规定,降准也不能解决银行再新增贷款问题。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农村信用社由农业银行代管,乡镇信用社要向农行乡镇营业所缴纳准备金。1996年,在农行和农信社分家之际,农行营业所产生了大量不良贷款,而农信社由于准备金被大量缴存,放款较少,资产质量远高于农行。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银行放贷的法律限制和准备金限制是必要的。

在大型商业银行中,农行贷存比最低,只有60%;邮储银行因历史原因只有30%,毫无疑问,未来,农行和邮储银行资产质量是最好的,那些顶风朝产能过剩行业大量投放、冲规模的银行未来肯定会受到惩罚的。期限并不会遥远。

贷存比限制和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既是避免出现大规模坏账从而防止金融危机的法律保障,同时又是在危机出现后的资金保障。

另外,银行放贷款还要受到资本充足率限制。谢国忠认为,现在银行发行的所谓优先股,本质上是金融次级债,就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来看,解决金融危机,次级债没用。真正起作用的是核心资本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jc68 发表于 2014-5-25 11: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银行能扛住房价的双下滑压力吗

经济增速回落,房价下跌真的能引发金融危机吗?银行到底能扛住多大的房价下降幅度?

其实,早在去年底,央行组织了17家大中型商业银行进行过压力测试,这17家银行包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和民生、光大、华夏等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这17家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占到了银行类金融机构的61%,具有代表性。

央行设置过三个级别的压力冲击,假设经济增速放缓,分三种情形:轻度冲击为GDP增长率下降至7%;中度冲击为GDP增长率下降至5.5%;重度冲击为GDP增长率下降至4%。

测试结果显示,在上述三种情况下,银行不良贷款会出现以下状况:轻度冲击下不良贷款率上升1个百分点;中度冲击下不良贷款率上升2.5个百分点;重度冲击下不良贷款率上升4个百分点。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银行业不良贷款并不高,2013年底不良贷款率仅为1.49%。即便将为央行假设的重度冲击,银行依然能支撑得住。

2010年4月,本报曾最早报道“银行能承受房价下跌20%到30%”。2011年11月,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表示银行能经受房价下跌50%。刘明康表示,假设最坏的情况发生,即当房价下跌50%,银行的贷款覆盖仍能达到100%,虽然利息不能收回,但本金没有问题。

刚离开银监会主席位置不久的刘明康说的那句话当然有依据。何况,中国的放贷杠杆率并不高,尚未实现证券化,这一方面占用了银行信贷资金、消耗了资本金;另一方面也规避了金融风险。



而谢国忠对笔者表示,“各级政府部门都喜欢说房价下跌,银行如何受不了,地方财政如何受不了,都是向老百姓显示,房价只会涨不会跌,挖坑让老百姓跳,现在老百姓也没钱买了。所谓的救市也是没用的。”


中国老百姓对房子的情怀与其他国家并不完全一样,如果是自住房,一般是不会出现断供的,何况央行征信系统已经覆盖了个人住房。违约成本是相当高的。

假设出现极端情况,在房价暴跌之后,出现大量断供,也不会出现开发商所威胁的“要死银行先死”状况。为什么?很简单。银行可以收回房子,转手交给资产管理公司处置。

早期,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中日子最好过的是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为什么?因为,信达是专门处置建行不良资产的,而建行又曾是中国住房贷款最主要的贷款提供银行,当年曾广为流传的一句广告词——“要住房,找建行。”建行剥离的大量不良资产是房地产以及烂尾楼,后来房价飞涨,这些不良资产“变脸”成了优质资产。

依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刺激房价的增长方式的确需要改了。尽管央行受到各方压力,降准的空间尚在,降准对信贷的影响已经基本无意义了。

房价刚不涨了,各地就慌了,各种刺激政策会粉墨登场,估计效果不大。股市都跌7年了,也没见谁真慌过。

大潮还没退去,裸泳者已经跳起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建材|家居建材|O2O|建材网|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博一社区 ( 粤ICP备07502877号-28 )

GMT+8, 2024-11-5 23:31 , Processed in 0.02823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